本網站之圖片及文章等內容
版權屬奇美數位典藏計畫所有
名曲聆賞
- / 法國名曲 /
- 雷克萊《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九第三號》
- 馬斯奈《泰依絲冥想曲》
- 佛瑞《夢後》
- 佛瑞《搖籃曲,作品十六》
- 皮耶爾《小夜曲,作品七》
- 郭塞克《嘉禾舞曲》
- 湯瑪士《「嘉禾舞曲」選自《迷孃》》
- 夏米納德《西班牙小夜曲,作品一百五十》
- 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
- 雷克萊《「鈴鼓」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五第十號》
- 蕭頌《間奏曲,作品十九第二號》
- 聖桑《綺想圓舞曲,作品五十二》
- 聖桑《「我的心為那聲音開啟」選自歌劇《參孫與達麗拉》》
- 拉威爾《猶太頌禱,出自《兩首猶太歌曲》》
- 拉威爾《搖籃曲》
- 德布西《幻想曲》
- 德布西《漸慢》
- 夏米納德《星光小夜曲,作品一百四十二》
- 比才《小緩板》
- 佛瑞《夢後,作品七第一號》
- 佛瑞《西西里舞曲》
- 拉威爾《吉普賽人》
- 德布西《月光》
- 卡門《卡門前奏曲》
- 拉威爾《波麗露》
- 古諾《聖母頌》
- 佛瑞《多莉的花園》
- 拉威爾《哈巴涅拉舞曲》
- 馬斯奈《泰伊絲冥想曲》
- 聖桑《天鵝》
- 奧芬巴哈《「船歌﹞出自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聖桑: 《「我的心為那聲音開啟」選自歌劇《參孫與達麗拉》》
Saint-Saëns (1835-1921)
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 是法國後浪漫時期的作曲家、管風琴師、指揮與鋼琴家及作家,經常被拿來與莫札特相提並論,擁有精湛的創作技巧,並具備多種才藝,且作品數量龐大, 對法國各種類型的音樂皆有所貢獻,是1870年代領導法國音樂復興的重要人物之一。聖桑被受當代人敬重,評論家稱其作品具備優雅特質,在技巧上也完美無瑕。由於他著手創作的時間早,故他終其一生的作品有數以百計之多,除了交響曲、小型音樂會獨奏曲與管弦樂作品、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曲等,尚創作了許多具戲劇性的音樂,包括四首交響詩、十三部歌劇,其中知名交響詩有《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歌劇《參孫和戴利拉》(Samson et Dalila)。 〈我的心為那聲音開啟〉(Mon coeur s’ouvre à ta voix)便是出自聖桑歌劇《參孫和黛莉拉》的歌曲。此部為三幕四景的大歌劇 (grand opera) ,係聖桑根據魯梅爾 (Ferdinand Lemaire, 1832-1879) 的法文劇本譜寫而成。而劇本則根據舊約聖經士師第十六章有關參孫和黛莉拉的故事,可說是聖桑唯一常被演出的歌劇。此劇有兩首著名的黛莉拉詠嘆調,分別為 (春天已來臨〉 (’Printemps qui commence’) 及〈我的心為那聲音開啟〉。而後者出自第二幕黛莉拉屋內,係黛莉拉對參孫歌詠之充滿溫柔的愛的詠嘆調,內容歌唱著:「啊!回應我的溫柔!滿足我,讓我心醉神迷!回應我的溫柔!」,是首經常常見的中女低音 (mezzo-soprano/contralto) 音樂會曲目。歌曲結構為ABAB:A段為三拍子,兩次的旋律雖然相同,但第二次的伴奏比第一次的伴奏聲響更具誘惑感;B段為四拍子,在管絃樂團的伴奏下,音域節節高升,配上後半拍出現的節奏型,讓曲調顯得更為熱情與濃情密意。 本錄音使用法國製琴師君‧巴蒂斯特維堯姆1863年製作的名大提琴演奏。大提琴聲音接近人聲,如此的特質幾可與原來的女低音曲調相比擬,兩者皆甚能表現濃情密意情景。此以鋼琴伴奏取代原先的管絃樂團,而大提琴在鋼琴伴奏下,讓這首媚惑的詠嘆調別有一番風味,值得細細再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