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加: 《綺想曲,作品十七》

Edward Elgar (1857-1934)

演出者:
小提琴:許寧芝、鋼琴:林聖縈
使用樂器:
E. Pomphilon, Vi (1688)
播放樂章 (點擊曲名開始播放)

艾爾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 是英國作曲家與指揮,可謂當時最傑出的音樂家,並獲英國皇室冊封為爵士。但儘管他一般人都認同他有著道地英國作曲家的血統,但實際上他的音樂語言卻多方受到歐陸作曲家的影響,其音樂的和聲音響,很接近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布拉姆斯 (Jahannes Brahms, 1833-1897) 與華格納式的半音主義,深具德國深厚的和聲基礎;同時,樂風卻更接近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與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 等人的法國輕鬆悠雅氣息。曲調融合了高貴的靈性與大眾的普及,除了大規模的作品外,也有許多著名的輕鬆小品,接蘊含著迷人的旋律線條與精緻的作工。著名作品有管絃樂曲《謎之變奏曲》 (Enigma Variations, Op. 36) 、《威風凜凜進行曲》 (Pomp and Circumstance, Op. 39) 、《法斯塔夫》 (Falstaff)等。 在艾爾加貫注心力創作出的許多「小巧」作品中,多具備令人喜愛、能長久流傳的特質,這遠遠超越艾爾加所仿效對象之作曲功力,如〈綺想曲〉 (La capricieuse, Op.17) 、〈愛的禮讚〉 (Salut d'Amour) 即為這類樂曲。艾爾加本身就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卻依然不若克萊斯勒,能夠仰賴傲人精湛的演奏炫技才華維生。不過,艾爾加雖然無法如願完成他年輕時成為演奏家的心願,但卻能透徹了解這項樂器之各種性能,〈綺想曲〉即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其編制為小提琴與鋼琴。 〈綺想曲〉創作於1891年底,是在造訪倫敦買了尼可羅‧加里亞諾 (Nicola Gagliano, fl. c. 1740–c. 1780) 製作的提琴後而作的,也是他唯一出版的小提琴獨奏曲。起初,這首作品是艾爾加為提供學生練習而創作,而若將這首小品,視作試煉樂器與演奏家的作品,更是名至實歸。音樂能全然表現小提琴的性能,提琴與鋼琴伴奏又有完美的互動,且演奏者的手指,能在琴弦上輕鬆、靈活、流暢地移動,相當符合人體功學。樂曲前後段的演奏方式為「斷奏」,其豐富的節奏型、幻化不定的旋律,暗示了標題「綺想」之狂放內涵。本小品結構為”ABA”,中間B段與A段有所不同,除了音樂較抒情、緩和外,其中也加入雙音技巧,能有效製造A、B兩樂段之對比性格。 本錄音使用英國製琴師E. Pomphilon於1668年製作的名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