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之圖片及文章等內容
版權屬奇美數位典藏計畫所有
製琴系統/學派
瑞典系統-斯德哥爾摩學派 (Stockholm School)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是瑞典的首都,創建於1255年。而將小提琴引進瑞典的最大功臣就是克里斯緹那皇后(Queen Christina),她在1647年召集六位法國小提琴手來為她演奏,而同樣來自法國的芭蕾舞者和歌唱家創作出幾首伴奏芭蕾舞蹈的歌曲。小提琴是非常適合用於舞蹈伴奏的樂器,經常被用來單獨演奏持續低音(drone)以豐富音樂織體(texture)以及加強節奏的重音。那時候瑞典雖然窮困,但有很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讓音樂迅速從歐洲大陸傳播開來,盛行於宮廷和上流社會。小提琴十分有魅力,也受到下層階級人們的喜愛,還有人自己製作樂器,但作工粗糙,音色也不是很好。1652年,義大利知名閹唱者(castrato)抵達此地,他們演出清唱劇 (cantata) 和歌劇選段,但1654年克里斯提娜皇后退位後,這些義大利和法國的音樂家就離開了瑞典。
第一位小提琴製作家是來自斯德哥爾摩的John Elg (1670-1732),他的作品有些被保存下來。十八世紀前半,斯德哥爾摩的製琴師還非常少,代表人物為J. F. Weideaan和史凡‧貝克曼 (Sven Beckman, 1717-1762) 。為了支持國內的製琴業,皇室於1756年頒布了禁止進口樂器的法令,而斯德哥爾摩日益增加的製琴師們申請希望可以採用標誌(hallmarking) ,1760年時這項提案被通過,新的樂器要經過標誌稽查會 (Inspectorate of Hallmarking) 的驗證,沒有標誌的小提琴不得販售。許多瑞典十八世紀的小提琴琴頭上都還完整保有此標誌,提醒著我們這段貿易保護時期 (protectionist period)。
斯德哥爾摩製琴師彼得‧海爾斯騰 (Peter Hellstedt, fl. 1736-1772)和史凡‧貝克曼到1760年代為止主導著製琴業的發展,後來約翰‧奧柏格 (Johann Öhberg, 1723-1779) 將十八世紀的製琴藝術帶到最高峰;1781年奧柏格家族式微後,瑞士的製琴市場主要以Eric Sandberg、Daniel Wikström、Johan Jerner和Mathia Petter Kraft為主要人物。琴制為高拱形弧度的史戴納 (Stainer) 提琴當時盛行於其他歐洲國家,在瑞典也不例外。
十八世紀後半,樂器限制進口的政策讓瑞典不受到外來風格的劇烈影響,雖然保存固有的風格,也持續在進步,提琴的品質在奧柏格時期達到巔峰。這意味著十八世紀時,瑞典的弦樂器品質獨樹一格,跟其他國家很明顯地區隔開來。遺憾的是,許多這時期的樂器都已遺失,因為接手的人不是對琴沒興趣,就是沒有能力好好維護它們。
1816年,進口品的禁運令被廢除,外國的樂器和製琴師湧入斯德哥爾摩,像是德國的歐特 (C. W. F. Otto, 1808-1884) 、捷克的羅伯特‧帕烏魯斯 (Robert Paulus, 1854-1936) 、施耐德 (F. E. Schneider, ?-1925),這個盛況帶來許多嶄新且現代的想法,模仿史特拉底瓦里 (Stradivari) 和瓜奈里 (Guarneri) 的琴相繼出現,而大多數新琴都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標記,十九世紀重要的瑞典製琴師包括尼爾斯‧尼爾森 (Nils Nilsson) 、艾瑞克‧林霍爾姆 (Erik Lindholm, 1874-1952) 等等。
雷克桑德 (Leksand) 是北歐唯一的製琴學校,成立於1982年,位於斯德哥爾摩的西北方、瑞典最大湖之一Lake Siljan的湖畔,此地擁有豐富的瑞典傳統民間音樂以及木工技藝。多年來,北歐國家製琴業發展幾乎是靜止的狀態,雖然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興盛,但製琴與修琴業始終無法跟上腳步,位於瑞典雷克桑德的北歐小提琴製作學校 (Scandinavian Violin Making School) 現在滿足了這個需求。
這所由當地政府管轄的音樂學校提供給瑞典的孩童們學琴的機會,讓小提琴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前往音樂學校就讀的學生愈來愈多,許多年輕音樂家加入當地的管絃樂團;而以小提琴為主要樂器的民間音樂也發展得更為蓬勃。從這裡訓練出來的製琴師很快就在北歐和國際間獲得良好聲譽,許多早期的畢業生現在在瑞典各地的小鎮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拉森 (Jan Larsson) 和維克倫德 (Roland Viklund) 都是優秀製琴師代表。
北歐還有很多具備良好的製琴環境但尚未被開發的地方,因此從北歐製琴學校畢業的學生還有很多機會,除了為鎮上的學生和教授提供修琴服務,也可以開設擁有國際聲譽的工作室,或是製作受歡迎的新樂器。這些學生在未來都會為北歐製琴工業的新生代注入新的活力。